古建筑的精髓在于屋面,在专业人士眼里:木屋的结构多变,细微的不同都是独到之处。而在现代人看来都是差不多那个味:古典味。本文介绍一些专业词汇稍作了解,结尾附有详细的图片说明。以下开始:
黑活用灰色传统粘土瓦(古称布瓦)做成的多种瓦面的统称, 黑活屋面有多种作法, 为了彼此互相区别, 一般都根据具体作法直呼其名。如, 筒瓦、合瓦、干槎瓦等。只有当为了区别于琉璃屋面时才称为黑活。
削割瓦一般指琉璃瓦坯子素烧成型, 再经窨窑“焖青” 成活。表面不再施釉。削割瓦的外观颜色接近黑活瓦面, 但其作法却应遵循琉璃规矩。如, 脊造型、瓦或脊件的规格、小兽的形象及数量规定等都完全按照琉璃屋面的规矩作法。所以说, 削割瓦虽无釉面, 但从等级和作法角度讲, 属璃璃屋面。因此多用在庙宇、城楼或宫殿建筑群中的附属建筑上。
筒瓦屋面用弧形片状的板瓦做为底瓦, 用半圆形的筒瓦做盖瓦的黑活瓦面。琉璃瓦虽然也是筒瓦作法, 但由于琉璃瓦仅一种作法, 所以一般只称做琉璃屋面而不称做筒瓦屋面。筒瓦屋面在古代多用在宫殿、庙宇、王府等大式建筑中, 以及园林中的亭子、游廊等上。小式建筑在古代是不得使用3号以上的筒瓦的。民宅中的影壁、小型门楼、看面墙及廊子虽然也使用筒瓦, 但仅限于10 号筒瓦。山西、陕西等地的民居则不受此限。
合瓦一种瓦面形式。北方地区又叫阴阳瓦。南方地区叫蝴蝶瓦。合瓦屋面的特点是, 盖瓦也使用板瓦, 底、盖瓦按一反一正, 即“一阴一阳” 排列。在古代, 合瓦屋面主要用于小式建筑和北京、河北等地的民宅。大式建筑不用合瓦。江南地区无论是民宅还是庙宇都以蝴蝶瓦屋面为主。
仰瓦灰梗在风格上类似筒瓦屋面, 但不做盖瓦垄, 而在两垄底瓦垄之间, 用灰堆抹出形似筒瓦垄的宽约4厘米的灰梗。这种屋面不做复杂的正脊, 也不做垂脊, 多用于不甚讲究的民宅。
干槎瓦用板瓦做成, 其特点是没有盖瓦, 瓦垄间也不用灰梗遮挡。瓦垄与瓦垄编搭在一起。这种屋面的正脊和垂脊一般不作复杂的脊件。是流行于河南地区及河北部分地区的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作法。
石板瓦石板瓦屋面俗称“ 石板房”。作法特征是用小块的薄石板(一般为青砂石板)排列有序的铺在屋面上。石板瓦作法属地方手法, 具有较强的田园风格。
大式屋面符合或近似于历代朝廷颁行的建筑规范所规定的建筑式样叫做官式建筑。大式屋面为官式作法的一种类型。用于王府、庙宇和宫殿建筑。其基本特征是, 瓦面用筒瓦、削割瓦或硫璃瓦, 屋脊上有吻兽、小兽等脊饰。琉璃屋面无论有无吻兽都属于大式作法。
小式屋面官式作法的一种类型。用于普通建筑。多见于民宅, 也见于大式建筑群中的某些次要建筑、王府花园或皇家园林中的建筑。小式屋面的基本特征是, 瓦面不用筒瓦(但不包括10号筒瓦), 屋脊上没有吻兽和小兽。大式建筑群中或皇家、王府花园中也有用筒瓦但不用吻兽、小兽的, 也可视为小式屋面。
兽后与兽前在大式屋面中, 垂脊、戗脊、角脊的兽头后面一段较高, 称为“兽后”。兽头的前面一段较矮, 带有狮子、马等小兽脊饰。称为“兽前”。
脊沿着屋面转折处或屋面与墙面、梁架相交处, 用瓦、砖、灰等材料做成的砌筑物。脊兼有防水和装饰两种作用。按照脊所处的不同位置划分, 有不同的名称:正脊、垂脊、戗脊(又叫岔脊)、博脊、围脊、角脊。
宝顶一般指在攒尖建筑瓦面的最高汇合点所做的脊。宝顶有时也建在正脊的中间部位。
皮条脊黑活正脊的一种。与常见的大式作法的区别是, 仅与徒板以下(不含陡板)的部分作法相同。与小式清水脊的区别是, 两端不做(草盘子” 和“蝎子尾”。皮条脊的叫法在习惯上仅限于正脊部位, 用于其它部位时, 一般应直接称垂脊、戗脊或博脊等。
清水脊小式黑活屋面正脊作法之一。其主要特征是, 两端有砖雕的“草盘子” 和翘起的“蝎子尾”。清水脊是北方小式建筑中借鉴南方屋脊作法的范例。
琉璃的“样” 清代建筑行业将琉璃瓦和削割瓦按规格的大小分成8个系列。每一个系列即成为一“样”。从“二样” 开始一直排到“ 九样” 。二样的规格尺寸最大, 九样的规格尺寸最小。其中最常用的是六样、七样和八样。二样和三样在实物中很少见。布瓦的“号” 清代建筑业将布瓦的规格分成5种。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分别为特号、1 号、2 号、3号、10 号。大式建筑中以1 —3 号筒瓦最常用。小式建筑中则以2号或3号合瓦最常用。
屋脊中的“陡板” 陡板一词在古建筑中可以说是多物一名, 屋脊、砖墙、地面、石活中都有其名。屋脊中的“陡板” 为黑活屋脊的砖件之一, 且为大式屋脊所独有。最初, 因该层需将条形砖立砌而得名。后来引申为, 当立砌仍不能满足高度要求而改用方砖, 或卧砌条砖已能满足尺寸要求时, 该屋脊件也叫做陡板。
吻兽吻与兽的统称。吻指正吻和合角吻, 分别为位于正脊和围脊两端的龙形装饰件, 张嘴作吞脊状。当形状改为背对脊, 嘴朝外时, 在正脊改称望兽或带兽, 在围脊改称合角兽。兽主要指垂兽和戗兽(又叫岔兽)。分别为位于垂脊和戗脊上的龙形兽头。
戗兽用于下檐角脊中时, 也可称为角兽。瓦在屋面施工中, 自苫背以上, 铺瓦的全过程称为瓦瓦。
苫背瓦前的工序。泛指屋面木基层以上, 以灰(泥) 抹出的垫层。常由几种不同材料作法的垫层组成, 每层又有不同的名称。
护板灰苫背垫层中的首层, 抹在木望板上的薄麻刀灰。有保护木望板的作用, 故称。
青灰背古建苫背中灰背作法的一种。多用在苫背的最上层, 主要用来防水。用大麻刀月白灰抹成, 因需反复刷青浆轧实, 故称。
月白灰背古建苫背中灰背作法的一种。兼有防水和找平两种作用。用大麻刀灰抹成。白灰中掺入青浆, 呈浅灰色。因浅灰色又称月白色, 故称月白灰。
纯白灰背宫殿苫背中灰背作法的一种。主要用于找坡和保温。因灰内不掺青浆, 呈纯白色, 故称。这种灰背与其它灰背的区别还在于:灰内不掺麻刀、灰较粗糙、铺得较厚、苫完背以后要用铁拍子用力拍实。
滑秸泥背古建苫背作法的一种。是小式屋面垫层中最常用的作法。泥内掺白灰和麦杆。因麦杆俗称滑秸, 故称。用于宫殿屋顶时, 常将麦杆改为麻刀, 此时即称做麻刀泥。
捉节夹垄作法的瓦面筒瓦屋面作法这一种。捉节与夹垄为该种屋面筒瓦垄铺设过程中的两道工序。捉节是指用灰把筒瓦的缝处勾严抹平。夹垄是指用灰把筒瓦垄与底瓦垄的交接部位塞实抹平。捉节夹垄作法是与裹垄作法相对应的一种作法。与裹垄作法相比, 捉节夹垄作法类似现代墙面作法中的清水墙作法。
裹垄作法的瓦面与捉节夹垄作法相对应的一种屋面作法。其特点是用灰把筒瓦垄裹起来。与捉节夹垄作用法相比, 裹垄作法类似现代墙面作法中的混水墙(抹灰)作法。
锡背以铅锡合金的金属板做为苫背层的一种作法。一般仅用于宫殿屋顶的局部, 如天沟等处。这种作法的特点是防水性极好, 寿命也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