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宅的形成历史,要从两个方向去看,首先是社会背景,其实自然因素。徽派古民居又叫徽州古民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历史渊源、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美饰风格,徽州古民宅在选址、平面布置、空间处理、建筑艺术和营造技术等方面都达到当时的较高水平。徽州古民宅的空间组合规整,既适合当地气候,又比较节省用地,同时也满足了家族的私密性要求。
一、社会背景
首先,建立于徽商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徽商经济是构成徽州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徽商成长于唐宋,明中叶达鼎盛时期而“雄飞中国商界”,明清成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商帮,操纵了长江中下游的金融,“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商是一种反馈式商业经济,商人们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外出经商获利之后,将所获资财返回乡里,在家乡“盛馆舍广招宾客,扩祠宇敬宗睦族,立牌坊传世显荣”,大建民宅、祠堂庙宇、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逐渐形成了冠于全国的徽州建筑。
这种畸形的繁荣对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使用功能来看,”四水归堂”式住宅并不完全适合农业生产需要,表明当时的众多建房者并不直接务农。徽商思想上受程朱理学束缚,行为比较谨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封建宗法制度的“四水归堂”式住宅自然成为他们建房时的首选。其次,发达的文化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从东汉至南宋,大量中原衣冠士族因避北方战乱南徙徽州。以“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开始了发达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的山越文化融合,直至中原文化反客为主。自南宋起,徽州文风逐渐繁盛,“俗益向文雅”。明清时期,徽商兴盛,人才辈出,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独树一帜,尤其是绘画、版画、篆刻、雕刻等。文化的发达,提高了建筑艺术水平。徽州民居朴素无华的雕刻装饰,固然是由于封建社会对民居的政治性限制,使徽商将消费热情转移到住宅装饰上。但徽商审美观念和匠师艺术创作水准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清人钱泳说:“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
第三,建筑业发达。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徽州府官定注册班匠就有3066名。由于师承制,工匠们具有技术上的其同特点,加上一些封建关系,在营造界形成了“徽州帮’,。施工中,工匠的习惯手法导致当地住宅模式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规模大小而已。
二、自然因素
徽州地处丛奥,丛山峻岭环峙,分布四境的高山,64%平均海拔1332米,境内36%的高山海拔1131米。在其境内陵谷又穿割围合形成大小不一、为数不少、山环水绕的谷地、盆地,整合成若干片山岭环峙的群落,成为各县的境域。“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对徽州地理形势的高度概括。徽州位于地球北纬30度圈,属亚热带北缘山厚型季风温润气候。以古徽州的款县为例,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31天,平均日温在10℃以上的天数持续236天。在这样暖季长且无严寒的条件下。住宅建筑主要适应夏季气候,所以堂屋为敞厅,向天井开放,厨房等附属建筑也多为敞棚。其次,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降水量1536.2毫米,全年降水天数154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因此坡屋顶出檐较深,屏风墙上部也做瓦顶,以保护墙面不受雨淋。为了克服闷热,房屋进深大,外墙高,太阳不能直射到室内,以取得阴凉效果。特别是在堂前后设置天井,使室内外空间紧密相接,建筑物的大部分又经常处在阴影之中,从而加大了空气温差,加速了空气对流。第三,地少人多。据有关学者分析,12世纪以后徽州人口密度大幅度上升,明代中期以后更激增。尽管宋、元以前及明代前期人均耕地还能保持在四亩以上,而从明代中期以后则逐步下降到二亩以下。在耕地少、人口多的条件下,建房不得不设法节省土地,向上发展争取面积。因此,使得至迟自明代起,住宅普遍为2层楼房,3层也不鲜见。明代谢肇制《五杂姐》云:“余在新安,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第四,建筑材料丰富,木材尤多,决定古民宅采用木结构体系。民国《款县志》谓:“屋庐之制,因居山国,木植价廉,取材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