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亭子文化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本文并未完全谈到傣族的所有亭子种类,只是从最常见的一两类出发,探索其中的融资方式和公益价值,以及傣族社会的社会交往方式。
一、盈江傣族村寨亭子与腾冲洗衣亭介绍
1、盈江盏西遮坎村里有两个亭子,建造的年代大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东边的亭子就在盈江到乡政府的公路边,亭子的东面和北面分别用汉语写着一副对联,东面(面向大路)的对联是:“野鸟有声开口劝君聊且息,香花无语点头答客不须忙。”北面的对联是:“八方过客歇精亭,四面来风去灰尘”过去车子少的时候,附近村寨的群众都会从路上经过,脚乏了也会在亭子里休息一下。从对联可以看出,此亭不仅是给村里的老人们聊天坐的,也是为路过的人们歇脚而建的,过客可能是附近村寨的熟人,也可能是远方的,坐在亭子里的老人会邀约他们来亭子里坐坐,喝点水,既是一种关怀,也希望从过客那里听到一些信息。2、西边的亭子靠槟榔江,西边的亭子就建在奘房旁边,主要是村里的老人来坐着聊天。
2、腾冲洗衣亭专为留守妇女建造,而盈江傣族村寨的亭子,男子使用的多些,但也不尽然。 遮坎的亭子和关上旧城的亭子,大多数时候坐着几个男性老人在聊天,早晨会是一些中年男子,可能在聊天中达成某种合作意向,午后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男性老人在聊天,聊村寨的历史,聊家常,也在等着到山里田里劳作的家人回来。最靠近亭子的人家,吃饭时会有人端着碗来亭子里吃,边吃边聊天。2013 年4 月8 日9时40 分,笔者在关上旧城的亭子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带着孙子在亭子里,当爷爷的坐在上一台地方上,孙子站在旁边,当奶奶的站着在给孙子为饭。来聊天的人来去自由。
二、盈江傣族村寨亭子与腾冲洗衣亭的相同之处
1、亭子是人们捐资建造的,捐资的人可以是非常富裕的人,也可以根据经济条件捐得少,捐资人的名字和金额被刻在一块功德石碑或木牌上,牌上书写恭喜发财,建好的时候给碑或牌挂红,匠人说唱贺吉利歌词,祝贺捐资人发财长寿。捐资人往往还有佛教中积德行善的动机。遮坎北面的亭子在把地面做成水泥地面的翻修时候,也是有人捐了钱,悬挂着功德木牌。
2、亭子的公益性。亭子因为位置的特殊性而具有特定功能,但相同点是它们的公益性,即满足群众的需要。
A、使用的开放性。聊天乘凉的亭子,路过的客人也可以使用。村里人经常使用。杀猪亭村里的人家都可使用。
B、使用的多样性、充分性即功能的多样性。聊天亭可以在人少的时候,附近人家的人吃饭时端着碗来吃饭,边吃饭边聊天。可以是老人在村里走动累了坐一下。可以是突然下雨时避雨场所。可以是乘凉的场所,如遮坎亭子的对联上所说,四面来风使亭子成为乘凉的好去处。同时就具有了聊天和交流信息的功能,比起串门聊天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开放性,经常性,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特别是使老人们有了一个经常性的社会交往场所。
3、在傣族地区还常见一种亭子,可称为井亭,如西双版纳傣族圣水亭,芒市城里三棵树旁的白水井亭。除了村寨里挑水吃的井建了亭子外,有一种亭子非常具有人文关怀,就是做慈善的人们,在村子的路口,为路过的客人提供凉水而建的亭子,有的亭子是竹子和草为材料建造的,旧了破了就会有人来更新。水装在一个有盖的土罐里,旁边放着用竹子做的喝水工具。现在人们都买瓶装水喝,井亭见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