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亭也称凉亭、茶亭,大多是由当地民众募捐或热心人士捐建,专供过往行人客商临时休息充饥解渴的“中转站”,它的建筑设施一般比较简陋,也没有专人管理,是古驿道规模最小、最普通的建筑。北古道上现存驿亭若干,规模均较小,一般约为40m2 左右,为石墙木屋架两坡顶瓦面建筑形式。
西京古道在粤北地区,有东西两线,东线自英德浛洸经乳源至湖南宜章,西线自英德经阳山至湖南蓝山、临武,其北上均连接西京长安的道路。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 年),桂阳太守卫飒主持开凿了一条从英德浛洸经乳源至湖南宜章连接北上西京长安的道路,史称“西京古道”,这便是西京古道的东线。
历史文献和金石资料中均有不少西京古道和重修梯云岭的记载。康熙二年(1663)《乳源县志》记载:“县西由大富桥上腊岭谓之西京路,由腊岭过风门关下至燕口,相传唐武德间(618~626 年),岁久蓁芜,嘉靖十二年(1533)义民刘浚等以石为砌坦;万历三十三年(1605)知县吴邦俊益涧大之,斩其荆棘,锄其沙石,自腊岭直至宜章计二百余里许,楚粤之人往来称便。”清光绪二年(1876)《韶州府志卷十四,舆地略》也有西京路和梯云岭的记载:“梯云岭路,岭高百仞,盘曲险峻,康熙元年(1662)知县裘秉钫捐资开凿,遂成坦途”。
乳源西京古道北段由县城西大富桥上腊岭过风门关,途径龙溪、大桥镇均丰、白牛坪、乐昌出水岩、梅花、老坪石等地,计程约160km,从乳源翻山越岭到湖南宜章、武。仰止亭碑记载:“上通三楚,下接百越”。古道路面或用石板铺筑,局部凿山石开成,路宽普遍在1m 以上。乳源现保存完好的古道有:梯云岭段约3km,猴子岭段约2.5km。
西京古道开通以后,沿途修建有驿站、邮铺、公馆和凉亭。今沿途保存较完好的石拱桥有乳城镇腊岭脚下的大富桥、大桥镇的通济桥(俗称“大桥”)。古道上的驿站和邮亭现已不存,仅留遗址10)。古道修建了不少凉亭,约5 里一座。今古道途中保存较好的凉亭有乐善亭、心韩亭、纳凉避雨亭、梯云岭亭、寿德亭、仰止亭、官止亭和续成亭等。其中梯云岭亭、心韩亭、纳凉避雨亭等还专门设有施茶会。这些驿亭集中分布在道路崎岖的西京古道北段。
关于驿亭的名称,一般有驿亭、凉亭和茶亭的称谓。《说文》:“亭者,停也。”是古人沿路途设置供路人歇息的建筑。秦制有五里一亭,设亭长,是当时的基层行政管理单位。后亭成为路途休憩之处,亦五里一亭,符合人体工学。再晚,成为古建筑中的一个类型,基本功能是休憩、观景所用,好亭亦成景。古道上设置的亭虽有一定的间距规矩,但视路途坎坷与村落人烟情况具体而定。在驿道上的亭一般可以称为驿亭,这是较为官式的称谓。
而古道上过去有专门供路人休憩饮茶的茶亭,是地方好善乐施之人建在古道边为过往行人无偿提供茶水之处。茶亭多设在凉亭的旁边,当路人在凉亭息肩小憩,避雨纳凉时,即可到茶亭饮用茶水。据今存猴子岭心韩亭的施茶碑记载,西京古道道途艰险,“昴店月斜,板桥霜重,长亭芳草,渺渺堪怜,古道骄阳,炎炎可畏”。由地方乡民自发设立施茶会,并捐款建立茶亭供行人解渴。梯云岭亭南面路边现存茶亭残墙断壁,建筑分3 间,每间面宽4m,进深均6m,建筑面积约70m211)。可见茶亭与驿亭、凉亭不同。
那么凉亭何指?从现存亭中石碑的文字中可以找寻答案。乐善亭清乾隆十四年(1749)“万古流芳碑”记载:“窃惟建凉亭,将以避风雨,躲寒暑,而非沽名之事也。修道路実以步履免倾危,亦非干誉之为也。”心韩亭清乾隆十八年(1753)立“猴子岭石亭叙”碑。称其亭为“石亭”。纳凉避雨亭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歇凉坳”碑,记载了建亭缘由与过程。
象兌亭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立“鼎建凉亭碑序”。从留存的古碑来看,有称“石亭”,当以建亭材料而言,而几处提到“凉亭”、“歇凉”,所以这种供百姓歇息、挡风避雨去暑的交通建筑在称为“凉亭”较为合适,尤其是在岭南湿热气候条件下。仰止亭内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的“建仰止亭碑” 简洁的记载了古道和凉亭的作用 :“尝谓亭者,停也。道路所舍,可以停骖而息驾也。昔卫太守凿山通路,列亭置邮,以利行人,由来旧矣。我乡白牛坪大路,上通两湖,下通百粤,来者来,往者往,熙攘交错,累如贯珠,多历年所。但自蓝关亭以至猴子岭,相去二十余里,沿途一带惟有崇山峻岭而无茂林修竹,每值暴雨狂风无躲避,炎天赤日没遮拦,亭之建也,不綦亟欤?”。“歇凉坳”碑:“观路人之戴雨号暑,……来往行人息肩无地。”
遂集资建亭,以助行人。梯云岭亭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立“建亭碑记”:“从前往楚抵粤,负者、车者、徙而行者,皆望山而乐,思甜之所室。”从功能上看,称为凉亭最为贴切。但有些凉亭也设赐茶处,民间俗称茶亭亦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