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源》中解释:“亭子,一种有顶无墙的建筑物。”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如前所述,亭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其在每一历史阶段的构造特点不尽相同。按照前文所述,亭子的功用在魏晋时期发生转变,进入园林建筑体系后,由秦汉的实用价值主导转变为观赏价值主导,随着亭子功用的变化,它的形制也发生了变化。
《说文解字》中定义“亭”为:“亭有楼,从高省,丁声”,秦汉时期的亭子建筑建在不同的位置,有着不同的名称。建于城门之上的叫“旗亭”,屹于市肆之间的称为“市亭”,立于行政处所的叫“都亭”,而筑于边关要塞的称作“亭障”、“亭隧”。但无论是边疆戍亭还是城中市亭,其建造目的都是登高以瞭望,因此这时的亭子都是建在高台之上的。除了筑于高台之外,亭子还是与楼、台接近的非单层建筑。在古陶文和古钵文中,象形文字也大致代表了当时亭子的建筑特征:有顶、双层结构,有口可眺望。而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出现的亭子也多是双层甚至是多层结构。并且有些亭子并非单体建筑,而是建筑群组(如邮亭、驿亭),建筑面积较大,可供人居住或者宴请宾客之用,因此有围栏或窗。由此可以总结,在亭子在发展之初大致是有顶,非单层,有高台为基,近似于楼的建筑。
魏晋以来,随着园林建筑的萌芽,亭子的性质也在产生了变化,开始出现了供人观赏与游览的亭子。直至唐代园林发展的阶段,亭子的观赏功能占据其功用的主导,在这一时期亭子在形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欧阳詹(公元 785 年~827年)在《二公亭记》中写道:“胜屋曰亭,优为之名也。古者,创栋宇才御风雨,从时适体,未尽其要。则夏寝冬室,春台秋户,寒暑酷受,不能自减。降及中古,乃有楼观台榭,异于平居。所以便春夏而陶堙郁也。楼则重构,功用倍也,观亦再成,勤劳厚也,台烦版筑,榭加栏槛。畅耳目,达神气,就则就矣。量其材力,实犹有蠹。近代袭古增妙者,更作为亭。亭也者,藉之于人,则与楼馆台榭同。制之与人,则与楼馆台榭殊。”文中指出亭子承袭了楼馆台榭的作用,去掉了“楼则重构”、“台烦版筑”、“榭加栏楹”这些费时耗材的缺点,与楼馆台榭的构建不同。“近代,袭古增妙者,更作为亭。”
在唐代,人们改变亭子的建筑形式,增加亭子的妙处,逐渐摆脱了亭子与楼、台相似的窘境,使得亭子的建筑特点更加突出,同时也为唐代之后的亭子的大发展提供了条件。元结(公元 719 年~772 年)《寒亭记》:“永泰丙午中,巡属县至江华……始得构茅亭于石上。及亭成也,以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颠。”皇甫湜(公元 777 年~835 年 )《枝江县南亭记》:“……(南亭)俯湖水,枕大驿路,地形高低,四望空平。”“构茅亭于石上”,“地形高低,四望空平”,可见,亭子在唐代被直接置于高山或高地之上了,而秦汉时期为了便于登高瞭望所建的高高的台基被取消。这一变化使得亭子在形式上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也为在宋明时期出现变化多样的形式奠定了基础。虽然唐亭摆脱了高高的台基,但是此时的亭子造型依然不是上文中“有顶无墙”的形式,因为有部分唐亭依旧保留着可供长期居住、歌舞宴饮的群组建筑结构。刘致平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亭》中提到:“唐代亭在园苑里是很多的,已成了园林里必备的建筑物。不过有的规模显然很大,绝不是后来所说的单座亭,而可能是成组的大亭。如重阳等节赐百僚宴会的曲江亭,百僚宴饯朝集使的鸿胪亭等。”
初唐诗人卢照邻在《宴梓州南亭诗序》中有诗句:“梓州城池亭者,长史张公听讼之别所也。徒观其严嶂重复,川流灌注,云窗猗阁,负绣堞之逶迤。”诗中亭云窗猗阁,是可以居住的场所。“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孟郊的《生生亭》中开亭窗以纳美景。王泠然的《汝州薛家竹亭赋》:“材非难得,功则易成。一门四柱,石础松棂 ,泥含椒气,瓦覆苔青。药经。薛公谓予曰:自造此亭,未有兹客。跪而应曰:自从为客,未见此亭。”首亭赋记述了刚出现的新式亭子的建筑样式,“一门四柱”,“泥含椒气”,此新亭单体构造,有门有墙的,并且“才容小榻,更设短屏,后陈酒器,前开药经”,亭内并非空地,而是同室内一样有诸多陈设。综上,唐代亭子在基本构造上摆脱了高台基的束缚,正处在由组群建筑向单体建筑亭子转变的过渡阶段,部分亭子依旧保留着有门、窗、墙的构造。除此之外,唐亭的亭顶出现了攒尖、庑殿、歇山与重檐等多种形式,平面造型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四角方形,出现了六角亭、八角亭还有圆亭。例如位于临潼华清池内的晚霞亭,它的平面为六角形,屋顶造型为六角重檐,上层檐为圆形,下层檐为六角形。还有徐夤《经故一作过翰林杨左丞池亭》诗中写道的八角亭:“八角红亭荫绿池,一朝青草盖遗基。”朱景玄《飞云亭》所记的圆顶式:“上结孤圆顶,飞杆出泰清卷。”除了多样的平面形式,亭子在材质上也变化多样,从唐代涉及亭子的诗句中可见一斑。竹亭:“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裴迪《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茅亭:“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杜甫《高柟》)石亭:“石亭梅花落如积,玉鲜斓班竹姑才赤。”(李郢《阳羡春歌》)不同材质的亭子表达不一样的意境,“任何建筑,都是人们凭借一定的材料创造出来的,而材料的特性,也必然会对建筑的造型风格产生影响。所以,亭的造型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由于各种材料性能的差异,因此,不同材料建造的亭,就各自带有非常显著的不同特色,而同时,也必然受到所用材料特性的限制。”
唐代亭子在材质上的拓展一直为后世沿用。进入宋代,亭子建筑的观景功能进一步加强,门窗与墙逐渐消除,“有顶无墙”的模式开始普遍形成,宋代的观景亭与现代意义上的亭子构造基本无异。除了基本构造确立意外,对于亭子建造的工程技法,宋代也出现了官方的准则。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北宋政府颁布的一部关于建筑设计、建造施工的官方指南,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对于小亭榭、亭子廊、井亭子(小木作、大木作)、行廊小亭、门亭子等建筑的作法有详细的说明。因此,宋代的亭子比之前代在制作工艺更加繁复考究,形态也更加精巧。北宋文学家杨亿在《建安郡斋三亭记》中对当时的亭子有这样的描述:“审曲面势,疏为三亭;反宇飞甍,瞰滋一水。俯北岸曰‘勤公’,仍其旧也;其西曰‘旭景’,其南曰‘澄鲜’,皆缭以修廊,状翚飞之制。巍然层构,侔鳖负之雄。”三座亭子的盖檐与顶脊反翘,翩翩欲飞,姿态灵动。亭顶采用重檐结构,亭子巍然屹立,显得格外庄重壮丽。
元代的亭子也是在细节部分的构造中更加精进,创制出更加多样的形式。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有记载:“元代宫苑中有‘芳碧亭’,在延华阁后园亭东,三间,重檐十字脊,覆以青琉璃瓦饰,以绿琉璃瓦脊,置金宝瓶。征青亭在园亭西,制度同芳碧亭”。直至明清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南北建筑风格的相互融合,亭子在造型设计上的变化越来越多样。尤其是亭子的屋顶,“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在平面上不仅有三、四、五、六、七、八、九等多边设计,还有海棠、扇形、梅花、双环、方胜等图案的组合设计,顶部造型除花样繁多的的攒尖外,还有盔顶、歇山、庑殿、硬山、盝顶、悬山、卷棚、十字脊、单檐、重檐等,翼角有水戗、老戗、嫩戗等。这些设计类型相互组合,变化出无穷的亭子样式,达到了中国亭子建造的顶峰。